“养老保险怎么缴才划算?”“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9月16日,在银川市社保经办大厅里,前来咨询的参保群众络绎不绝。今年,银川市社保中心破题而出,组建起一支由13名业务骨干组成的社保规划师团队,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群众提供量身定制的社保规划服务。
据了解,这支“问不倒”的团队,核心工作就是当好群众的“养老顾问”。“他们不仅熟知参保登记、待遇核定、关系转移等全链条业务,更擅长把艰涩的政策条文‘翻译’成生活语言,把缴费基数好比‘菜场买菜’、关系转移称为‘邮寄快递’等亲切的比喻,消解群众的疑惑。”银川市社保中心主任李晓颖说。
蒋洁是团队成员之一。前不久,她接待了临近退休的王先生,因工作变动频繁,王先生对工龄认定和养老金计算充满焦虑。蒋洁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拼图”比喻零散的缴费记录,用“补快递”解释中断社保的补救办法。一番形象讲解,顿时让王先生吃下了“定心丸”。
除了日常驻守大厅,规划师们更主动走出柜台、走进基层。在大学校园,他们用短视频生动演示社保功能;在永宁县闽宁镇,他们带着方言制作的“唠嗑式”视频《跟着陈大爷学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政策。村民王大爷在规划师陈阳的帮助下,当场算清了不同缴费档次的养老金差距,豁然开朗的他当场决定提高缴费档次:“明年要多存几只‘羊’!”
线上服务同样活跃。他们精心运营“银川社保”平台,开设“社保回声”专栏,承诺群众留言必回。聚焦常见难题,团队自编自导推出《解锁工伤保险的报销密码》等7期专题视频,用真实案例还原申报全过程,累计观看已超万人次,成功为300多名群众定制了个性化参保方案。
从经办大厅到田间地头,从面对面讲解到短视频解读,银川社保规划师团队以专业和温度,真正让群众实现了“社保心中有数、养老未来可期”。李晓颖说,将继续打磨团队专业能力,持续打造有温度、可感知的社保服务品牌,把更优质的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