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突击应对”为“常态监控”,变“消极等待”为“提前预防”,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变“机械执法”为“人性执法”,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夏区人社局以“四个转变”为驱动,聚焦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出问题,出“重拳”,使“硬招”,让农民工不忧“薪”。
据了解,今年截至目前,西夏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处理各类线上举报投诉渠道和线下维权的案件、督办事项、欠薪线索共计2955件(条),为2370余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3354.79万余元,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案件登记率和法定时限案件结案率均达100%。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西夏区从完善监管手段出发,采用网格化、书面审查、分类监管等手段,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西夏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赵中环介绍,今年,西夏区网格化摸排在建项目53个,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抽查用人单位102家,并建立“一企一档”“一网一册”信息数据库,实行日常巡查和纪实台账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的实际情况,检查各类用工企业800余家。针对在建项目与辖区企业的分类监管、常态监控等,西夏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发现存在用工方面问题的单位责令改正,截至目前已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140份,《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74份,《行政处罚决定书》7份,整改率达到98%以上,涉及行政罚款15.5万元。
为使农民工更“安薪”,西夏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创新思路,提前防范,如将执法检查和法律宣传指导相结合,利用各大商业综合体、园区,深入辖区建筑工地、临工市场等,通过发放宣传彩页、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区还不断优化办案模式,实施举报投诉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进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联合受理,启用农民工工资速裁庭,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对于来访投诉人员,主动做好情绪稳定工作,并按照相关办事流程及时处置办法,第一时间立案受理、第一时间调查协调、第一时间答复投诉人,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同时对于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举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最大程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来源:银川日报(2023-11-21)